• 四川大学(成都,610041)1华西临床医学院,2华西医院血液内科,3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检测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细胞膜糖基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补体调节蛋白衰变加速因子(CD55)和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CD59)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2006年7月-2011年3月,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182例血细胞减少患者外周血CD55及CD59表达情况,其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PNH综合征8例,AA 8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11例,造血功能停滞6例,缺铁性贫血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4例,脾功能亢进3例。 结果  PNH及AA-PNH患者CD55、CD59抗原缺失率均较其他血细胞减少者明显增高。 结论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CD55和CD59抗原表达缺失率是目前诊断PNH可靠和敏感的方法,也是对PNH、AA-PNH早期诊断敏感指标,并且PNH克隆检测还能为诊断疾病提供鉴别诊断依据。

引用本文: 吕敏,朱焕玲,蒋能刚,曾婷婷. 血细胞减少患者衰变加速因子和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表达缺失检测的临床意义. 华西医学, 2012, 27(2): 163-167. doi: CNKI: 51-1356/R.20120214.1338.001 复制

  • 上一篇

    重视抗血液肿瘤药物的临床研究和出凝血疾病的诊治
  • 下一篇

    吉西他滨联合米托蒽醌及足叶乙甙方案诱导治疗复发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